atricle image
關於我們
ExplainThis 2024 年度反思 & 2025 年展望

2024年12月4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,歡迎加入 E+,獲得更多深入的軟體前後端內容

2024 年的 ExplainThis,與我們的理想相符嗎?

去年是 ExplainThis 創立的第一年,在最開始我們對於 ExplainThis 想要發展成什麼,並沒有一個很具體的圖像。直到累積了一年的嘗試與碰撞,我們才逐漸形成對 ExplainThis 的觀點。

具體來說,去年底的《ExplainThis 2023 年度反思 & 2024 年展望》一文中,我們談了「聚焦在長期價值」、「不再想全部都要」、「專注在實質指標」這三個點,是我們希望 ExplainThis 能貫徹的。對此,想在今年的年度反思文,想先以這三個點出發,來回顧 ExplainThis 的 2024。

聚焦在長期價值

去年我們的第一個年度反思中談到,期許自己能夠聚焦在長期價值。我們希望我們所發的內容,在半年、一年後被讀者看到時,仍會是對讀者有價值的。

具體來說,我們希望當某個人發現 ExplainThis 後,會覺得 ExplainThis 的內容對自己有價值;然後因為覺得有價值,會想去看過去的貼文看,然後在看過去的貼文時,不會因為時間、潮流等因素影響,覺得那些舊文仍然有價值。就像某部經典的影集,在過了三年、五年,甚至十年,看到後仍會想要一集集地追下去一樣。

Mosky 貼文
Mosky 貼文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sky.liu/posts/10227840395737125

今年十月底時,在開發者社群很活躍的工程師 Mosky,分享了這則貼文。貼文中提到「翻一下舊文」,這意味著我們過去的內容,仍值得被翻出來重讀。在讀到這個點時,我們覺得特別感動;感動這個情緒的來源,或許是因為我們期許的樣子,在讀者的眼中也是一致的。

不再想全部都要

去年的第二個反思引用了 Sam Altman 說過的「把資源集中在少數幾個你深信不移的目標上,這說來容易,但做起來困難。但事實上,你會發現能捨去的比想像中更多」。

從這句話出發,2024 年我們一直提醒自己,不要什麼都想要。這讓我們在 2024 年推掉了絕大多數的合作邀約。雖然在推掉合作邀約前,總是不免會覺得「真的要推掉嗎? 感覺很可惜?」,但是當有這個想法時,我們就會回頭去看 2023 年寫下的反思。事實是,因為有原本的正職工作,能投入在 ExplainThis 的時間本身就是有限的,所以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接下來做。

去年寫下這個反思時,有談到做取捨最核心的點在於要避免「看似做很多事,但實則每件事不到我們自己理想標準」的窘境。而從 2024 年末的角度看,在我們有投入做的事情中 (例如 E+ 的每週主題文),即使不是做到完美,但至少都做到沒有愧對自己的程度。

對此,不再想全部都要,而是把時間與精力專注在那些最重要的事,也將是我們在 2025 會持續有的堅持。

專注在實質指標

去年的最後一個反思是專注在實質指標,雖然追蹤數、按讚數、瀏覽量等數字,能夠帶給人一種虛榮的滿足感,但是當回歸本質思考時,這些數字並沒辦法帶給我們意義。

然而,如果要看實質指標,對我們來說,到底什麼是真正該看的? 如這篇文章最開頭談到「過去一年,我們不斷問自己,ExplainThis 最核心的存在價值是什麼? 」,我們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?

在談我們的回答前,想先談在 2024 年給我們很大啟發的一篇文章,是由圖靈獎得主 David Patterson 分享的的 16 點人生體悟。在該篇文章中,David Patterson 談到「無論好壞,基準都會塑造一個領域 For better or for worse, benchmarks shape a field」。而對於這點,他進一步說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對標的基準」。

Keep in mind, we as humans ultimately get to pick our own benchmarks, for our personal lives as well as for our careers — David Patterson

在經過沉澱與反思後,我們最終收斂出的衡量指標是「能協助多少前端、後端與全端工程師,在技術與職涯上能持續成長」。我們希望我們所做的每件事、每個產出成果,最終都能夠回饋到這個核心價值。回顧 2024 年,我們與這個核心價值更加貼近,而 2025 年,我們將會把所有的專注,放在把這件事做得更好上。

2024 的最深刻的體悟

上面聊完了對去年反思的回顧,接著想與讀者們分享 ExplainThis 在 2024 年最深刻的體悟。這個體悟的種子,來自於 Andrej Karpathy 在年初的一場對談

image
圖片來源:https://youtu.be/c3b-JASoPi0?si=SuTB8X70u05eiM2j&t=1273

在該對談當中,他談到過去他在很多不同組織從事 AI 相關的工作,從史丹佛大學、特斯拉,再到 OpenAI。然而他並沒有那麼在乎某個單一組織或公司,對他來說整個「生態系」是更重要的

I want the ecosystem to be healthy and thriving. I want it to be like a coral reef. I want the whole thing to be like a boiling soup of cool stuff — Andrej Karpathy

Andrej Karpathy 用珊瑚礁來做為類比,並提到他希望整個生態系能夠是健康並持續茁壯發展的。這個比喻深深地打中了我們。也因為這個種子,我們開始試著用生態系的角度看我們做的事。

當用生態系的角度看 ExplainThis 做的事,我們不是為了某個單一的組織或公司,而是以協助整個生態系發展更好的方式存在。我們希望因為 ExplainThis 的存在,有更多前後端工程師能持續成長,進而能協助更多組織打造更好的軟體產品,進而讓這世界變得更便捷與多采。

2025 年的 ExplainThis

延續上面談到的「生態系」觀點,2025 的 ExplainThis 會持續產出能協助前後端工程師成長的內容,同時在 E+ 成長計畫中,我們會持續產出深度、系統系的內容,讓更多前後端工程師能有架構、有方法地往資深邁進。

增加 AI 工程 (AI Engineering)

此外,在 E+ 成長計畫上,我們會有兩個主要調整。一個是我們將會增加 AI 工程 (AI Engineering) 的主題內容,這個主題是過去一年非常多讀者談到希望能夠多了解的,我們預計透過這個主題,帶著前端、後端與全端開發背景的讀者,往 AI 工程邁進,培養出能夠開發 AI 應用的知識與能力。

新增線上課程

同時,我們將會在 E+ 當中新增線上課程。會有這個改變,主要源自於過去想透過影音談的內容,往往難以在短短的直播中完整呈現。以及直播的設計,通常只有實際參加的效果會最好,讓看回放的讀者效果會有所打折。在檢討後,我們決定調整成製作線上課程,更完整地用影音呈現某個主題,同時讓讀者們能依照自己的時間與步調觀看。

三期轉為終身讀者

最後,我們也將在 E+ 的訂閱上有所調整,2024 年訂閱的讀者只要連續訂閱 E+ 三期,將自動轉為終身讀者。

E+ 最初創立的目標,是協助讀者邁向資深工程師。以過去一年 E+ 的產出來說,我們相信一位讀者訂閱 E+ 三年所獲得的深度內容量,應能滿足資深前後端工程師的所需。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,我們希望讓成為資深工程師的讀者,能持續留在 E+ 的生態系;讓這些讀者不只是當閱讀內容的讀者,而能進一步在社群中分享與交流觀點。

關於訂閱轉終身讀者的詳細方案與資訊,我們預計將在 2025 末 E+ 開始第三期前說明。

以上是 ExplainThis 的 2024 反思與 2025 年規劃,感謝閱讀至此的你。最後在這邊與讀者們說一聲,2025 新年快樂 🙂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