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4 用 Cursor 写程式与测试
2025年4月19日
持續學習最新的 AI 應用
更多深入的 AI 內容,都在 E+ 成長計畫 👉前往了解
在前面的单元中,我们谈到了在设计阶段可以如何使用 Cursor。当完成设计阶段后,我们在软体开发的生命周期中,会进入到实作的阶段。在这里,我们会进一步来讲在实作的阶段,可以如何透过 Cursor 来写程式和测试。
步骤一:先用 Cursor 写测试
在实际开始写程式之前,我们可以先用 Cursor 根据需求来写测试。在下面的截图可以看到,我们先输入相关的需求,然后搭配测试相关的提示词,请 Cursor 先写测试。

Cursor 会根据需求来撰写相关的测试程式码。切记,在这个阶段,不要无条件信赖 Cursor 的输出,而是要仔细检查,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。

步骤二:用 Cursor 写程式
在完成测试的撰写后,我们可以使用 Cursor 根据测试来写程式。这样的好处是,我们可以先确定程式需要完成的功能,再开始写程式,后续能请 Cursor 执行测试,如果测试失败,可以请 Cursor 进一步分析错误、调整程式,直到测试通过为止。
在下方的截图可以看到,测试没有通过,这时 Cursor 主动分析并修正程式码。

步骤三:检查程式码
虽然 AI 能够协助完成程式码,但我们仍然需要仔细检查,不只是看程式码是否正确,还要进一步看程式码是否好维护、与现有程式码的风格是否一致等。
下方的截图中,是在读完 Cursor 的程式码后,虽然程式码功能正确,但是写得不是太好回覆,所以请 Cursor 进行修改。

小结
希望透过上面的范例,读者们有更了解如何使用 Cursor 协助进行程式码生成和测试。
由于这个单元的内容相对难以文字汇整,推荐读者们直接看这个单元的影片,了解在实作中如何用 AI 代理帮自己完成程式码与测试。
对完整影片感兴趣的读者,可以加入 E+ 成长计划,观看 《给工程师的 Cursor 工作流 — 透过 AI 代理全方位提升开发生产力》 影片一起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