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-4 用 Cursor 寫程式與測試

2025年4月19日

持續學習最新的 AI 應用
更多深入的 AI 內容,都在 E+ 成長計畫 👉前往了解

在前面的單元中,我們談到了在設計階段可以如何使用 Cursor。當完成設計階段後,我們在軟體開發的生命週期中,會進入到實作的階段。在這裡,我們會進一步來講在實作的階段,可以如何透過 Cursor 來寫程式和測試。

步驟一:先用 Cursor 寫測試

在實際開始寫程式之前,我們可以先用 Cursor 根據需求來寫測試。在下面的截圖可以看到,我們先輸入相關的需求,然後搭配測試相關的提示詞,請 Cursor 先寫測試。

使用 Cursor 的 Agent Mode 寫測試
使用 Cursor 的 Agent Mode 寫測試

Cursor 會根據需求來撰寫相關的測試程式碼。切記,在這個階段,不要無條件信賴 Cursor 的輸出,而是要仔細檢查,確保測試的完整性和準確性。

Cursor 根據需求撰寫測試程式碼
Cursor 根據需求撰寫測試程式碼

步驟二:用 Cursor 寫程式

在完成測試的撰寫後,我們可以使用 Cursor 根據測試來寫程式。這樣的好處是,我們可以先確定程式需要完成的功能,再開始寫程式,後續能請 Cursor 執行測試,如果測試失敗,可以請 Cursor 進一步分析錯誤、調整程式,直到測試通過為止。

在下方的截圖可以看到,測試沒有通過,這時 Cursor 主動分析並修正程式碼。

測試未通過,Cursor 主動分析並修正程式碼
測試未通過,Cursor 主動分析並修正程式碼

步驟三:檢查程式碼

雖然 AI 能夠協助完成程式碼,但我們仍然需要仔細檢查,不只是看程式碼是否正確,還要進一步看程式碼是否好維護、與現有程式碼的風格是否一致等。

下方的截圖中,是在讀完 Cursor 的程式碼後,雖然程式碼功能正確,但是寫得不是太好回覆,所以請 Cursor 進行修改。

進一步請 Cursor 修改程式碼
進一步請 Cursor 修改程式碼

小結

希望透過上面的範例,讀者們有更了解如何使用 Cursor 協助進行程式碼生成和測試。

由於這個單元的內容相對難以文字彙整,推薦讀者們直接看這個單元的影片,了解在實作中如何用 AI 代理幫自己完成程式碼與測試。

對完整影片感興趣的讀者,可以加入 E+ 成長計畫,觀看 《給工程師的 Cursor 工作流 — 透過 AI 代理全方位提升開發生產力》 影片一起學習。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