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时如何自我介绍? 一起练习回答 Tell me about yourself

2024年6月5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,歡迎加入 E+,獲得更多深入的軟體前後端內容

自我介绍几乎是每个面试都会问到的问题,假如回答这问题时,只是千篇壹律地说自己过去读的学校、做过的工作,可能没办法在面试官心中留下太多印象。因此这篇文章,我们将会分析如何回答这个问题。

先厘清这个问题的核心

自我介绍这个问题究竟在问什么呢? 面试官理论上已经看过你的履历与求职信 (cover letter),那为什么还要请你自我介绍呢?主要是因为除了书面上的文字与数字,面试官还需要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人、有着什么样与众不同的特点。

建立独特的第一印象

如果你有审核过履历的经验,可能会发现同一个职位的申请者中,能通过履历关卡的人选,许多时候在履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。所以除了履历上的那些数字外,从公司的角度,也需要去筛选哪个人选与公司比较契合。这边指的契合,不仅是个人特质的契合,也包含思考方式、做事方式的契合。

有了上述的理解后,回到自我介绍这个问题,在回答这问题前,你应该先试着思考 “我要透过我的回答,留给面试官什么样的第一印象?”

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太多面向可以讲,只是在面试中时间有限,所以在介绍自己时,要尽可能去建立在 “与职位相关又与别人不同”的第一印象。因此除非能突显自己的某个特长,不然不要谈那些跟职位无关的面向。你的生辰八字、你养过几只宠物、你会几种才艺,除非你面试的公司是相关的产业 (例如宠物业或演艺业),不然尽可能地避免把重点放在那些面向。

范例:强调自身特点

举例来说,笔者本身是前端工程师,我在自我介绍的策略就是先思考,怎么样能让面试官觉得我不是个一般的前端工程师。根据这点,我列下几个我有几个除了软体开发本身以外的专长,包含:产品思维 (我过去做过产品经理)、 对用户体验领域有深度专研等。

我希望面试官在听完我介绍自己后,会觉得我是个有不仅是会写程式,还有产品思维、在乎终端用户体验的工程师。

做球给自己杀

抛出诱饵,做进一步发挥

除了强调自己有哪些特点外,好的自我介绍就像是做球一样,假如你能在自我介绍谈及一些你之后想深谈的重点,那将会很有帮助。可以把这想成抛出诱饵,让面试官想要追问,而当面试官追问时,就是你进一步发挥的时候。

范例:Amazon 客户至上 (customer obsession)

举例来说,笔者之前在面试 Amazon 时,因为知道 Amazon 特别爱问的领导原则 (LP) 问题中,有客户至上 (customer obsession) 这个原则,所以在自我介绍时,就有提到“我之所以热爱写程式,除了写程式本身很好玩之外,更是因为我能够透过程式,实际打造出对人有价值的产品;身为前端工程师,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地方是当我开发出来的产品,能带给用户自己都没想到的助益。当收到客户反馈说很感谢我们产品帮了大忙时,我都会有满满的动力继续开发新的功能”。

分享这段后,就有某轮的 Amazon 的面试官追问:“刚刚你提到带给用户自己都没想到的助益,可以多谈一下相关的经验吗”。当听到他的追问时,我暗自窃喜并在心里说“让我透过我精心准备的故事,让你知道我是个多在乎用户的工程师”。

客制化几个不同版本的自我介绍

要能够有效帮自己做球,会建议读者客制化几个不同版本的自我介绍。针对不同公司的文化,选择不同的版本。例如 Amazon 在乎客户至上,那在自我介绍时可以多往这边连结;又或者 Meta 在乎开发产品的速度 (move fast),那你在自我介绍时就可以先提到自己有这方面的特质,并提一个简短的例子。这种方式,比较能吸引到面试官往你已经准备好的方向追问。

从过去连结到未来

上面两个段落谈到,面试自我介绍时要分享自己与众不同 (同时这个特点要跟职位相关),以及要在自我介绍时埋入让面试官追问的诱饵。这两个点都是在分享过去的经验,然而自我介绍不可或缺的部分,也包含对于未来的期望,换句话说要谈到“你想找什么样的新工作”。

过去与未来的一致性

在谈你想找什么样的新工作时,需要跟过去做连结,让两者是一致的,不要前后矛盾。假如你前面的部分谈到你很擅长在步调快速与多变的环境,结果在后面提说想换到一个安稳的环境,这就会让人有点困惑。

更进一步说,在把过去连结到未来时,最好是能跟求职的公司也有关联。以我自己面试 Amazon 的例子来说,我在谈完我很在乎终端用户后,我就有进一步说“这是为什么我特别想加入 Amazon 的原因。Amazon 以顾客至上的核心原则,跟我向往的不谋而合。比起一些以技术出发的公司,我更偏好以用户的需求出发,并回过头想如何透过技术解决用户问题的组织”。这样说,一来谈到我想加入什么样的组织,二来也谈到我为什么想加入 Amazon。

实际范例

理解完上面的概念后,下面用在大厂面试的实际案例分享是如何自我介绍的:

“我是 XXX,目前在 XXX 当前端工程师。全职从事前端开发工作有约两年半的时间。我会形容自己是名非典型的工程师,在全职做前端工程师前,我做过了约三年的产品经理工作,因此在开发时,我不仅是从技术的角度思考,也会从产品的角度思考。

当初会转职成软体工程师,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很享受写程式。我之所以热爱写程式,除了写程式本身很好玩之外,更是因为我能够透过程式,实际打造出对人有价值的产品;身为前端工程师,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地方在于当我开发出来的产品,能带给用户自己都没想到的助益。当收到客户反馈说很感谢我们产品帮了大忙时,我都会有满满的动力继续开发新的功能。因此,我希望在接下来的职涯上,能够持续专注在打造对终端用户有意义的产品。

我自己平常除了持续提升前端技术,也会利用空闲时间去读用户体验、用户研究的内容。在实际工作时,每当与产品经理、产品设计师讨论新功能,我不仅会提供技术面的评估,也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与他们一起激荡。举例来说,前阵子在开发一个选单的新功能时,因为先前读到行为经济学的轻推理论 (Nudge),我就跟产品经理提,或许我们可以在最开始的预设,就根据用户选的类别,事先筛选掉不合的选项,这样可以避免用户选到错的选项,而前端只需用写一个简单的筛选逻辑,不用多大的成本。比起选到不合类型的选项后由前端显示错误讯息,让用户只能选到对的选项,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。那时合作的产品经理也认同这是个好主意,并把这点融入产品的设计当中。

基于对产品与终端用户的热爱,当我思考职涯的下一步时,我特别想加入 Amazon 这类的公司。Amazon 以顾客至上的核心原则,跟我向往的不谋而合。比起一些以技术出发的公司,我更偏好像 Amazon 这类以用户的需求出发,并回过头想如何透过技术解决用户问题的组织。”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