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AI Singapore 看新加坡如何推動 AI

2023年9月2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與超過 500+ 位軟體工程師一同在社群中成長,並且獲得更多的軟體工程學習資源

來新加坡後,學到一個英文單詞 kiasu,這個詞多數台灣人應該都懂,因為是從閩南語的「怕輸」而來的,意思約莫是現在常見的 FOMO。這個詞乍看之下感覺有負面意味,但是也因為有著這樣的文化,新加坡在許多方面相對走在世界前端許多。

Kiasu 的根源

新加坡會有 Kiasu 的精神,很大一部分源自於相對顛頗的建國歷程。當年新加坡是被馬來西亞聯邦逐出,建國總理李光耀在他的回憶錄《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:1965-2000,新加坡故事》中提到,新加坡在當年沒有足夠的人口、沒有天然資源、沒有足夠的土地。此外,當時的和馬來西亞關係緊張,這讓他們必須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才能生存下來。

Kiasu 精神讓新加坡在各方面發展走在更前面

基於上面的歷史背景脈絡,先前在這篇分析文章中讀到,新加坡政府以高效來扭轉他們天生的劣勢。舉例來說,在 1968 年,新加坡與全球半導體領導者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)達成協議,新加坡政府承諾只要德州儀器決定在新加坡建廠,他們能在 50 天內開始生產。

這種承諾在今天的新興市場國家中都很少見。想像一下,如果你是一家外資企業,當地政府願意幫助你以最快的速度開始生產,這對你有多大的吸引力?對於像德州儀器這樣的跨國上市公司來說,他們總是要面對關注他們財務報告和市場份額變化的華爾街分析師,所以「快速」絕對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優勢。

德州儀器的成功案例很快吸引了非常多國際大公司到新加坡建廠。一位新加坡經濟發展局(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,EDB)的官員這樣描述新加坡政府的行政效率:「你可以直接來我們的辦公室,討論你的計劃,然後立即完成你的公司設立和租賃工廠。」

新加坡政府透過 AI Singapore 規劃非常完整的 AI 學習資源

延續著過去在推動資本密集產業的主動與高效,在推動 AI 的發展上,kiasu 的特點真的讓新加坡在智慧國家的建造上,走得非常前面。舉例來說,新加坡的 GovTech (類似台灣的數位部) 底下有個政府開源科技單位 (Open Government Products,簡稱 OGP),它們基於 GPT 模型打造出的 Pair 工具,已經被超過四千位公務員所使用。此外,新加坡的公務員,在剛吹起生成式 AI 的浪潮時,就開始上相關的培訓課程,包含學習 LLM、提示詞工程等。 󠀠

其實在更早之前,新加坡就有一個 AI Singapore 政府計畫,為新加坡規劃了非常完整的 AI 人才培訓計畫,從小學生的 AI 素養課,一路到在職人士的 AI 技能培訓都有。同時也投入大量的心力,來促成產業與學術間在 AI 的合作 (AI 新加坡的網站可以點此)。

󠀠 新加坡政府一直很擅於跟產業的合作,在打造 Pair 時,跟微軟合作把 Pair 部署在新加坡的 GCC (Government Commercial Cloud),使用企業級規格確保資料的隱私安全。而最近 AI Singapore 也與 Google Cloud 也進一步的合作,來加速新加坡的 AI 策略落地。

󠀠 新加坡從一個天然資源高度匱乏、建國時極度貧窮的國家,在過去幾十年來透過強大的執行力,從勞力密集,一路轉型成資本密集,現在進一步成為知識密集產業,在各方面達到國際前茅。進入到 AI 時代,新加坡也絲毫沒慢下腳步,同樣身處亞洲,真的值得我們借鏡。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