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组转职全端工程师四年反思

2024年1月1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與超過 500+ 位軟體工程師一同在社群中成長,並且獲得更多的軟體工程學習資源

在去年的今天分享了《文组转职前端工程师三年回顾》。在 2023 的年末,除了跟 ExplainThis 的伙伴们合写了 ExplainThis 2023 年度反思外,我自己也花了点时间好好的回顾了过去一年。

希望透过这篇文章,与大家分享一些反思。今年的标题跟去年不太一样的地方是,从“回顾”变成“反思”,因为有别于去年以回顾过去职涯为主要内容,今年会更专注在检视与反思自己在职涯上的观点。另外,因为今年从前端转变成全端的身份,所以标题也有相对应的调整。

在往下读之前,推荐大家可以搭配 YOASOBI 的“もう少しだけ”这首歌,这首歌提醒我们每天踏出一小步,即使看似平凡无奇,仍能传递温柔、让世界充满幸福与美好。这是我在反思完 2023 年后,期许自己在迈入工程师职涯第五年的 2024 可以时时记在心上的。

大厂、声望与职涯选择

在去年写的 《文组转职前端工程师三年回顾》 有提到,我在转职的一年半后,第一次挑战海外的工作,当时面试几间软体大厂都没能录取;而在隔了一年后重新挑战,也顺利拿到 FAANG、TikTok (ByteDance) 等大厂的工程师 offer。

在进到大厂前,我和网路上许多人一样,为自己的软体工程师职涯设定了“进大厂”这个目标。然而如愿在大厂工作超过一年后,我认为现在是个可以好好反思进大厂这件事的时刻。

过去一年在大厂的工作中,固然有许多学习与成长,能够接触到过去在小公司没办法接触的东西。但也同时理解到,在大厂工作与在中小型公司与新创是截然不同的事,虽然都是软体工程师,但会有非常不同的职涯发展路径。而这不同的职涯路径,并没有谁好谁坏。

回顾我想进大厂理由,可能与部分的人相似,不外乎薪水高、觉得拿到大厂工程师的头衔后履历能镀层金,职涯从此会变得一帆风顺 (?) 但这些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,对于身为文组转职的工程师,进到有一定门槛的大厂,意味着在软体工程领域能力上,到达某个多数本科生也到不了的门槛,这是个莫名却又强烈的原动力。

但一年多后回头看,意识到这种想法是虚而不实的。更进一步说,当这么想时,就会陷入了《反思软体工程师的“强者文化”》一文聊到的“对于强或成功的价值观过于单一”的困局之中。

在思考这个议题时,读到 Paul Graham 在十多年前写的《How to Do What You Love》当中谈到关于声望 (prestige) 的观点。他认为在做职涯选择时,不该考虑声望。在乎声望意味着在乎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之外的看法,例如社会主流认为好的看法,例如外商、大厂、FAANG 这些标签。

从他的观点来看,如果某件事真的那么好,又何须声望的加持呢? 这个提问可以引领我们思考的,是当在选工作时,如果今天某份工作本身没有外商、大厂、FAANG 这些标签加持,该工作仍是你最想选的吗?

退一步来说,Paul Graham 认为当你能把某件事情做好后,声望自然会到来。以 2023 年全球最火红的 OpenAI 为例,在 2022 年前可能没多少人听过,但因为做出颠覆性的成果,经过 2023 年,现在 OpenAI 成了全球最有声望的公司之一。

我认为 Paul Graham 观点最有趣的地方在于,他定义声望为“在乎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之外的看法”。真正关心我的人,例如爸妈、身边的挚友,都没有因为我从文组的工作变成全球软体大厂工程师,而改变对我的态度或看法。

如果某个跟你不熟识的人,仅因为你身上是否带着具声望的标签来评断你的优秀与否,那这个人估计不带有辨别实质的能力,所以你也无需太在乎这个人的看法。

过去有读者询问,关于去新创、中型公司,或者大厂的职涯选择。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而在思考这个选择时,别让声望成为决定性因素,因为有其他更实质、更值得你考量的面向。

以我自己来说,新的一年暂时没有换工作的考量,因为我认为目前的工作仍有许多能让我学习与成长的空间。但此刻的我也清楚知道,在选择下一份工作时,能否在一个以匠人思维开发的环境、能否打造之于我有个人意义的产品、能否有好的工作生活平衡,这些都是对我更重要的。

定义自己的成功

声望不该是职涯选择依据的关键,那什么应该是? 要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先突破“单一指标衡量成功”的桎梏。

今年 ExplainThis 的伙伴 Lynn 摘要了打造 Gmail 的 Paul Buchheit 分享过的 6 个思维模式,其中有一项特别让我觉得有感。Paul Buchheit 说“事实上,我可以简单定重新定义成功,来保证我一定能成功,如果我定义成功是能学到一些有趣的东西。这样,我总是成功的,也会学到很多”。

讨论职涯的选择该以什么为依据前,需要先能定义出自己的成功。对 Paul Buchheit 来说中要能学到东西、只要时时能做有趣的事,那就是成功。而对其他人来说,成功可能有着不同的定义。

先前听一个麻省理工学院 (MIT) 教授的访谈,他谈到他在读博士期间,做的东西九成是失败的。他说在顶尖的研究机构中,这很正常,因为如果没有失败,就代表做的东西不够难。对那位教授来说,研究成果不如预期,不算真正的失败,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究、厘清、与有新的发现,这些对求知的过程来说都是成功的。

几年前去逝的 Clayton Christensen 在世时留下过许多影响世界的洞见,包含“破坏式创新”等经典理论。然而他对世界影响更大的或许是他写的那本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,在他的观点,美满的人生源自于三个要素,分别是“从工作中得到快乐”、“与家人朋友有美好的关系”、“坚持原则做正直的事”

对你来说,什么是成功呢? 这是我在年末反思时问自己的问题,也是推荐每个在读这篇文章的读者,可以静下来思考的问题。

想成为什么样的工程师

很多人会把职涯比喻成一个阶梯,一阶一阶的往上爬。转职成为软体工程师,或者进入大厂,很自然的下一步会是在大厂升迁,可能继续当个人贡献者,升到主任工程师、首席工程师;又或者转往偏向管理职的工程经理、工程总监。

对我来说,在这个职涯阶梯中爬到最顶点,不是我所定义的成功。

回到当初转职软体工程师这个决定,最核心的关键在于,软体工程师有能力自己从零去打造一个数位产品。这个具象化的能力,让好的想法不会停留在想法,而是能被实现,并且传递价值。

举个具体的例子,以前我在做笔记或写作时,是依赖 Mac 的原生笔记软体,但当 Mac 的原生软体在某些面向没办法满足我的需求时,我也没办法做什么改变,直到我开始 Obsidian 这款免费笔记与写作软体。

即使市面上有无数免费的笔记与写作软体可以用,且 Obsidian 个人使用是免费的,但我还是愿意付费小额赞助 Obsidian 的开发,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,我所需要的细节都被照顾到,让我在写作与思考的过程能很容易进入到心流,这对我来说很有价值。

Obsidian 之所以能够存在,以及因着它的存在我能享受到其价值,是因为有软体工程师透过代码去打造。同样的,许多带给你我生活便利的软体,背后都是因为有软体工程师去动手打造,才得以实现。

因此,与其想在职涯爬到哪一阶,我定义作为软体工程师自己的成功,是我能否培养出足够的技术,并用 Obsidian 这般的匠人心态,细心打磨出来对终端使用者有价值的软体产品。当我持续精进自己,朝着这个方向前进,对我来说就是在成功的路上。

ExplainThis 与 E+ 的意义

聊完我如何看待作为软体工程师的自己,在这篇反思文的最后,想分享我怎么看待 ExplainThis 这个下班后的计划。在与伙伴们合写的《ExplainThis 2023 年度反思 & 2024 年展望》一文中有提到,ExplainThis 的初衷是以分享的心回馈社群,而具体的做法是把我们几个人的共笔分享出来。

对 ExplainThis 其他伙伴来说可能不同,但对我来说,ExplainThis 的分享背后希望能够促成的,是让更多前端与后端工程师,在技术与职涯上能持续成长。

我们切入的角度是面试准备。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面试准备与职涯成长关系不大,觉得面试就只是个必须通过的关卡,虽然面试是件让多数人不那么喜欢的事,但如果换个角度想,面试是在检验自己对于某个技术概念的理解是否透彻。

一般前端与后端的面试,问的知识点都会是跟开发工作高度相关的。这代表着,你在准备技术面试的过程,其实也逐渐变成一个技术上更扎实的工程师。

你可能会问“为什么想协助其他人也成为更扎实的软体工程师?”,理由其实很单纯,因为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。如果我们想要活在有更多好的软体的世界,就需要更多好的软体工程师。以我自己来说,我用的多数软体,都不是自己开发的;如果没有其他工程师的存在,我就没办法享受到这些软体带给我的好。

这也是为什么在 2024 年我们决定开启 E+ 成长计划。在 2023 年 10 月我们曾对读者们做一个调查,了解读者们在个人成长上遇到的痛点,以及 ExplainThis 还能做更多来帮助大家的地方,其中最多人选的是“技术能力提升”与“职涯规划”这两个面向。

在进一步询问为何目前网路这么多资源,却还不能有效协助解决这两个面向遇到的问题,多数人表示“目前网路的中文内容偏向面对初学者,进阶的资源多以原文为主”,以及“网路资源杂乱,缺乏系统性,要花很多时间过滤与整理”。除了这两个问题,许多读者也表示针对某个内容,目前没有适合的社群可以进一步讨论与交流。

在与 ExplainThis 伙伴们讨论与发想后, E+ 每周会从前后端、演算法、系统设计等不同主题出发,分享一篇深度内容,并且有系统性地整理前后端相关知识点,让 E+ 的成长伙伴都能不只单点,而是能以“面”的方式系统性内化这些知识内容。

除此之外,我们也预计每季会举办一场工程师职涯成长相关的主题直播,会包含如何设定目标、如何最佳利用跟主管的 1:1、如何快速融入新的团队与专案、如何写出更高品质的代码等各类主题

在未来,ExplainThis 网站仍会持续更新,我们也会持续在 FB、IG、Threads 等平台分享内容。在这些平台分享的内容,会以基础、简短概要为主。而 E+ 的内容,则会以进阶、深入为主。

在经过一年的摸索,ExplainThis 发展出了很多新的可能,但在这些可能的选项中,E+ 是我们认为最能有效帮助读者们的方式。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,能透过 E+ 成长计划,让更多人成为更扎实的工程师,让这世界有更多带给人价值与美好的软体。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